食品級二氧化鈦提高白度的方法
據生產經驗分析,當食品級二氧化鈦的白度升高時,其遮蓋力、消色力指標也會相應升高,因此,要達到同等的效果使用的二氧化鈦量就少,成本就會降低。關于生產中提高白度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幾點。
(1)優選礦源。原料是生產的第一步,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生產合格的產品,食品級二氧化鈦對于雜質的含量極為敏感,有時要精確到1×10-6,因此,選擇好的礦源是重中之重。鐵、錳、釩鈮是比較重要的雜質,其含量需要進行嚴格的測試并精確控制。
(2)配齊設備和工序。有部分食品級二氧化鈦廠,為了節省投資因陋就簡,省去一些工序,結果使大量雜質進入食品級二氧化鈦中,嚴重影響了產品的白度。
(3)控制鈦液的質量。鈦液的各項指標如果不合格,會對下一個環節水解造成不良影響,從而使二氧化鈦粒子的大小、形狀和粒度分布不合適,粒子晶格有一定缺陷,從而導致產品白度降低。應嚴格控制鈦液的制備和鈦液的凈化,不能將超標的鈦液提供給下一工序。
(4)水洗工序的優化。水洗是除去溶液中雜質的關鍵環節,如果不及時除去,都會使鈦白粉白度降低。
(5)砂磨條件。砂磨是后處理階段的第一個作業,其任務是將物料打碎,用于后期的包膜處理。當物料過粗時,包膜不均勻,過細會導致成品遮蓋力下降,并浪費研磨資源,因此,一般控制平均粒徑在2μm。
要提高產品食品級二氧化鈦的白度,從理論上主要控制二氧化鈦粒子的大小、形狀和粒度分布、雜質的種類和含量,結合實際生產情況,現場主要控制鈦液的指標、水洗操作等,使成品鈦白粉粒徑在02μm左右,形狀圓滑均勻,粒度分布帶狹窄,產品雜質種類和含量都降到最低,以提高成品食品級二氧化鈦白度。
 
|